看一组对话。
产品经理:
这个产品没有市场。
这不符合客户要求。
这个产品没有客户需要的功能。
生产部门:
是你不会跟客户沟通。
是你没有把产品的优点展示给客户。
在一家公司,产品经理是那个喜欢“泼冷水”,不被生产部门“待见”的角色。
今天我们来聊聊。
不被待见的产品经理是个怎样的存在,需要具备哪些能力?
要回答这个问题,要先了解生产者和用户的关系。
一款产品,站在生产者的角度,通常关注的是工艺、是成本、是付出的心血。
但是,用户呢,他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?
谁来为他们说话?生产者是很难站在用户角度,否定自己心血的。
但必须这么做。怎么办?
所以,就有了“产品经理制”。
“产品经理制”的本质,是一套权利制衡的组织结构,用理性的需求,制衡感性的“梦想”。
第一个使用“产品经理制”的公司,其实是一家我们非常熟悉的传统快消品公司——宝洁。
1927年,宝洁出现第一名产品经理,如今有近100年的历史了。
“产品经理制”的最伟大之处,就是做了清晰的权力分割。
绝不让生产部门和创始人决定,产品应该做成什么样。
我有一个朋友,在儿童教育领域工作几十年。
他一直有个梦想,通过精心设计的“绘本”帮助3-8岁的孩子培养阅读兴趣。
可是,绘本做出来后,孩子们并不喜欢,家长也不感兴趣。
怎么办?
要解决这个“怎么办”的问题,我们首先要理解这件事的本质。
问题的本质是,他的梦想真的是用户的需求吗?
显然不是。
那他为什么如此执着?
因为他的机构里,缺乏一股制衡创始人“梦想”的力量。
这股力量,降落到具体的职位上,就是:产品经理。
所以,产品经理应该是用户在公司的代言人,是站在用户的角度,提出需求,决定产品应该做成什么样的人。
必要的时候,还要“否定”生产部门的心血。
对生产部门来说,每一颗螺丝,每一行代码,都代表着心血。
让一个没日没夜为产品付出心血的人,来决定产品的形态。
就像让一个怀胎十月的母亲,来评价自己的孩子一样,很难做到理性和公允。
这时候就需要产品经理,来告诉他这个刚出生的“孩子”可能没那么可爱。
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说,这个产品不行,需要重做。
所以,产品经理也是招人“恨”的。
有一个段子:
某天晚上,程序员在写代码,美工突然跑过来说,“不好了,不好了,产品经理被绑架了,绑匪要10万才肯放人,不然就用汽油烧死他,大家都在募捐呢,咱们要不也捐点?”程序员说:“好!必须的!大伙都捐多少?”
美工说:“这要看你们的交情了。有的捐5升,有的捐10升……”
当产品被生产出来,投入了市场。
这时候就到了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的时候。
对产品经理来说,如何发现问题呢?
最重要的是同理心,需要你关注用户,对用户的痛点感同身受。
比如,用户买了一款相机,他会关注些什么?
可能是外观,颜色好看吗,大小合适吗?
可能会关注功能,需要增加、减少或优化哪些功能?
或者是操作方法,按键设置合理吗,是不是符合使用习惯?
如果只发现了这些需求,还不够。
这些都是基于用户使用产品的体验,那使用后的体验呢?
什么意思?
当一款产品投入市场,被用户购买后,最重要的是发生在付款和使用之后的事情。
比如,用户买了相机之后,促成了哪些变化?
他会向其他人展示些什么?
他的朋友们会有怎样的反馈?
他是不是因此变得更好了?
一款相机功能很强大,但用户买回去几天就不用了。
产品经理需要反思:
是哪里出了问题?
用户为什么不用了?
用户因为购买相机获得了赞美、肯定、欣赏等附加价值吗?
所以,你的产品能不能获得持续的成功,其实是用户体验之后发生的事情驱动的。
这些后续的事情促使用户谈论和推荐产品。
所以,当用户说喜欢你的产品的时候,他们喜欢的可能是使用产品后,变得更好、更厉害的自己。
产品经理没有强大的同理心,就会回到“我要做一款厉害的产品”的思维里,忽略用户表象下的真正需求。
如果这样,那每次的迭代和优化,很可能变成自我感动的徒劳之举,无法触达用户痛点。
作为产品经理,你还需要具备这样一种本事,你能听懂并“翻译”所有人的话。
就是你明白程序员在想什么,也懂得用户的需求,还知道老板的想法。
在这个系统里,你就是所有人语言的翻译家。
比如你的用户,他在说需求时,没法有层次地表达感受和体验,他的表达可能很混乱。
你就需要把他的感受、情绪、甚至是故事,翻译成生产部门听得懂、可实现的需求。
梁宁老师在《产品思维30讲》里讲过一个故事。
一个做销售的女生,转岗做了产品经理,在用户调研现场,用户乱糟糟地发言,有人讲自己的观察,有人讲自己的感受,有人讲自己的评判,有人讲自己的需要,有人说自己的请求和愿望,有人直接开始讲故事。
这个女生越听越觉得乱,最后终于忍不住了,说:“要不还是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,我们产品的设计想法。”
用户都被说服了,但这次调研失败了。
为什么?
因为产品经理听不懂用户说的话,看不到用户的需求。
你肯定听过亨利·福特的那句名言:“如果你问人们需要什么,他们只会告诉你他们需要一匹更快的马车。”
但其实人们需要的是更快。
产品经理就是要通过用户表达出来的一匹马,看到他的深层需求是“更快”,再翻译给技术部门。
当然,产品经理心中还要有一张“施工图”。
这张图上,可能有:
需求,用户对这个项目有什么样的需求?
期望,老板、用户、生产部门的期望是什么?怎么去平衡各方期望。
人员,需要和哪些人合作,怎么调动这些人?
时间,怎么合理分配时间?
……
这张“施工图”有什么用?
它会让你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,都能迅速理清思路,做好协调。
从一个想法变成一个产品,到投入市场,一定是多重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。
产品经理可以不懂具体的操作,但心里一定要装着一个宏观的“施工图”。
这样,不管是分析问题,还是做决策,你都不会考虑单一的因素。
而是会想,这样做,影响因素有哪些;
还需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,才可能产生预期效果。
如果动了图上的某个点,哪些点会发生变化,怎么做好平衡。
即使过程复杂,人员众多。因为你心里有一张最终的效果图,只要调动现有的元素,就能不断靠近目标。
比如,组织一场活动。
你肯定要有一张最终效果图,会邀请哪些嘉宾,场地在哪,座位怎么排,最终的效果什么样。然后再一点点去实现它。
心中有图,做事就不会慌。
产品经理还有一个永远打不败的对手,就是趋势。
所以你得学会和趋势“化敌为友”。
前提是你要有前瞻性和洞察力。
比如微信的诞生,就是张小龙发现并跟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。
2010年年底,张小龙就看到了移动互联网这个趋势。
于是,他就给马化腾发了一封邮件,建议腾讯做移动互联网社交软件。
10年前qq还是腾讯的明星产品,如果新软件开发成功,很有可能威胁到qq的地位。
但马化腾很快回复了张小龙的邮件,赞同张小龙的想法。
让张小龙作为负责人带领腾讯广州研发部开始这个项目。
微信这款产品诞生的起因,就是张小龙前瞻性和洞察力。
现在,微信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。
张小龙在2020年年初演讲的时候说过这么一个数据:
每天有10.9亿用户打开微信,3.3亿用户进行了视频通话;有7.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,1.2亿用户发表朋友圈,其中照片6.7亿张,短视频1亿条;有3.6亿用户读公众号文章,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。微信支付已经像钱包一样,成了一个生活用品。
人人都想做伟大的产品,任何一款成功的产品,首先得基于对趋势的正确判断。
你要有发现风口的能力,这样,当风向你吹来的时候,才能感受到,并快速给出反应。
最后我想跟你分享一个故事:
二战时,一批德国兵在俄国山地迷了路,面临着葬送在西伯利亚大陆的危险。
这时他们找到了一间木屋,在屋子里搜出了一张地图,大家欣喜若狂,美中不足的是地图上的文字没人懂,但聊胜于无,所有人都满怀信心地认为这次得救了,最后还真凭着这张地图死里逃生。
带队的军官留下了这张救命的地图作为他荣耀的纪念。
多年后,当他再次在朋友面前炫耀辉煌战绩时,一位朋友告诉他:这根本不是俄国地图。这是一张用希腊文标识的奥地利山区的地图……
产品经理一定要相信点什么,才能击溃无数次想放弃的冲动。
一款成功的产品,大多数人关注的是怎么被复制,是它成功的方法论。
也有人会强调一些看起来大而空、很多人不那么相信的东西。
比如善良、真诚、相信的力量。
张小龙说,善良比聪明更重要。
雷军说,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。
怎么做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,打造一款成功的产品,一定有方法论的东西。
但善良、真诚、相信,这些没有方法可循的因素,才是最可贵的。
因为,方法论可能决定了产品怎么出生。
这些特质却决定了产品怎么“长大”。